第1514章 后记一
天子驾崩的消息很快由朝廷派出的告哀使快马传至各处。
按照规定,天下诸州、府、郡、都护府、军镇、卫府、度支校尉府等都要派员入京,参加国葬地位高的可以入宫致哀,地位低的就只能在外面看看了。
九月中,数十骑抵达汴梁,为首一人脸色哀戚,失魂落魄,下马后便直奔汴梁宫提象门。
「仆固将军,汝不得入内。」在门外值守的军士勘验印信之后,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里坊,
道:「旌善坊中有空宅,坊门外有人接引,只是需要和别人挤一挤,见谅。」
仆固忠臣恍若未闻,只直直看着提象门内。就在众人都有些担心的时候,仆固忠臣突然跪倒在地,豪大哭。
「陛下」粗豪雄壮的大汉哭得涕泪横流,几乎晕厥过去。
正在提象门内与人谈话的侍御史谢安听到了动静,立刻前出查问。经旁人介绍,他才得知仆固忠臣是单于都护府下的横冲营督军。
此营共千骑,皆精甲大類,冲杀起来气势逼人,勇猛无比,历经灭晋、征辽、西征乃至平定拓跋鲜卑叛乱等大小战役十余场,战功赫赫,威震漠南。
营督仆固忠臣原来连个名字都没有,在新平看大门,土人谓之「可薄真」,家里人都快死光了,就剩一个妹妹,还被主家送给了友人为奴。
因为身强体壮,勇猛无畏,在北巡之时为天子赏识,不但提拔为横冲营督军,还将他妹妹找了回来,嫁给了云中郡一位丧妻的县丞。
仆固忠臣在东木根山和平城两地皆置了田宅,去过的人都说平城宅子最漂亮,也最好看,果树蔚然,麦田齐整,更兼牛羊成群,仆固家是起来了。
这是一个逆天改命的活生生的例子,从一文不名的看大门的变成了薄有资产的大官人,甚至还提携了亲人,你若说他不感激天子,那是不可能的。
谢安得知内情之后,立刻下令将仆固忠臣放了进来,安排临时住处。
仆固忠臣擦了把眼泪,对谢安躬身一礼,慢慢消失在了观风殿深处。
门外之人见到之后,尽皆晞嘘。
天子数十年声威,不意远播异域,大行之后,还有胡人酋豪过来哭丧,且情真意切,真是闻者落泪,听者伤心。
当然,也有那心里阴暗的人暗暗思,这个名叫仆固忠臣的胡酋心思不似表面那般粗豪,灵动得很哪。当众这么一番表演,传扬出去之后,怕不是人人赞誉,对其本人及亲族的好处是巨大的。
谢安则远远注视着仆固忠臣的背影。
此人不是第一个。附近有个叫冯八尺的部曲督,一大把年纪了,却顶着花白的头发,哭哭蹄蹄,说要见陛下最后一面。
知道的人都很无语。天子都已经大敛了,怎么让你见最后一面?莫开玩笑。
不过最终还是让冯八尺进来了,遥遥祭拜一番。
这是天子临终前的要求之一,即若有外藩、部落使者前来,径令其入内祭祀,无需阻拦。
为此,鸿胪寺还在丽春台专门设立了祭拜的场所。不得不说,来的人非常多,多到让那帮骄傲的士人们震惊的程度。
谢安缓缓收回目光,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。
******
冯八尺已经离开了汴梁宫,懒洋洋地斜倚在一辆牛车上。
他说不清自己心里的感受,只觉得浑身的气力在流失一般,懒洋洋地提不起劲。也就方才看到那个名叫仆固忠臣的胡将哭祭时,才稍稍恢复了一点气力。
那可真是个狼人啊!在侍卫要求他解下兵器后,他直接拿出匕首,在脸上划了好几刀,鲜血淋漓,十分骇人。
而当他披头散发、血流满面的模样被鸿胪寺的官员看到后,尽皆失色。随后仆固忠臣又请求自解军职,愿为大行皇帝守陵终生。
新君闻讯赶来,极为动容,许其守陵之请,并录仆固忠臣一子入侍卫亲军为官,一子授七品度支都尉,一子入国子学就读。
尽管有人说仆固忠臣年纪不小了,守陵就守陵,但换得三个儿子的前程,完全值得。言下之意,仆固忠臣有装的嫌疑。
但冯八尺不这么认为。他很能理解仆固忠臣,因为他也是因为陛下一手提拔,方有今日。
他的一生,在遇到陛下之前都是灰暗无光的,直到汲郡城下那豁出去的奋力一搏。
从此他的生活有了光彩,他披上了常人羡慕不已的官袍,住上了很多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豪宅,家有娇妻美眷,儿孙绕膝,用度不缺,一个家族冉冉升起,可谓逆天改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