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他们彻底消灭建奴主力,到时候或许还能重新收刮回来。
不得不说,冯紫英是真的将贾琏的犁庭扫穴之策理解到位了,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绝建奴之根基。
……
塔木寨中,贾琏并未久留,同样是庆功酒之后的第二天,就全军拔营。
虽然这里是一个打防守战的好地方,但是贾琏却并不小看建奴。
他在建奴腹地犯下累累罪行,可以想见,势必惹得整个建奴所有部落震怒。
到时候,全体向他杀来都是有可能的。
既然是在敌人腹地作战,怎么能够固定在一个地方?
流窜起来,让敌人疲于奔命,才是最佳的方略。
这一次,他并没有再继续北上,而是折转而下,朝东南方向而去。
如此行军,不但可以避免与最强大的完颜部主力碰上,还能与程先和蒋济的兵马会师。
最关键的是,经过他和冯紫英的扫荡,建州西边的建奴部落已经大残。
那么,轮也该轮到东边的建奴们享受犁庭扫穴的待遇了。
建州东边,木伦木部。
这是建奴四大部落中最东边的部落。
同时也是除了完颜部之外,距离贾琏的登陆海湾最远的大部。
贾琏一开始的计划,就是先放过这个部落,等会师之后专程过来,以强势兵力将之击破。
然而蒋济不甘心居于人后,覥着脸向贾琏求了一千五百的兵马来攻取。
在蒋济看来,这木伦木是四个大部落中最弱的。
若是其他三路兵马都能成功,没道理他成功不了。
所以,一路行军他都是信心满满的。
为了避免耽误时间,他甚至刻意避开沿途或许会暴露行踪的地方。
如此在花费了大概九天的时间,他终于抵近了木伦木城寨。
虽然贾琏等人约定的时间是在第七日前后动手,他这里晚了两天。
但是他觉得,这木伦木部离的最远,即便贾琏等人已经动手,消息也未必传到这里。
所以,他还是有可能偷袭成功的。
然而或许是希望越大,失望就越大。
当他设计好战略,准备趁夜攻取城寨的时候,竟然发现对方早有准备。
他,中伏了!
幸好,对方似乎兵力不够,也不敢出城追他,让他得以脱身。
虽然首战不利,但他也摸清了敌方的虚实。
对方可战之兵,绝对比他少。
再重新试探了两波,发现对方确实防守严密,没有可乘之机的时候。
他干脆大摇大摆的在附近砍伐树木,制造攻城器械!
说来也是巧了。
贾琏在天津卫大兴土木造船,水师中许多官兵也是参与者。
这就导致,他麾下的兵马竟然大多数都通晓木工,这造起器械来,贼拉快。
所以,按照他的预料,只要他能够推平对方提前布置的工事,全军杀入城寨之中,最后取胜的一定是他。
虽然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,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?
能够死在战场上,死在与敌人的拼杀之中,是军人的荣耀。
但是老天爷偏偏要与他作对。
就在他工程器械即将全部打造完毕,敌人来援军了。
当时可把他吓坏了,以为他老蒋或许要为国捐躯了。
后来才发现,来的不过只有数百骑。
在一番手忙脚乱的防守之后,总算是将敌人击退。
但同时,也让他手中的可战之兵力,降到了一千以下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敌人哪怕加上援军,似乎也与他数目相当。
但是对方大部分是骑兵。
所以,他丧失了主动进攻的权利,变成了被动防守。
这个时候,蒋济其实已经怂了。
他觉得,敌人既然能够来第一波援军,那么就很有可能来第二波援军。
到时候,他横竖得败亡。
忖度自己拿下木伦木城寨已经没什么希望,他已经考虑该如何抽身了。
他这么想,敌人似乎也知道他会这么想。
所以,敌人的骑兵一直在周围监视着他,防备他逃窜。
蒋济怒了。
他知道敌人这是在等别的援军,好一举将他吃掉。
他不甘心引颈受戮,所以便想要趁着敌方兵力空虚的时候,与对方决一死战。
如此,至少能够重创建奴,说不定还有机会杀回去。
但是,每当他想要与建奴正面决一雌雄的时候,对方就会龟缩进木伦木城寨中,强行让他打攻城战。
一旦他有撤退的痕迹,建奴的骑兵便会全部出城,在他两侧袭扰。
蒋济知道,他这是遇到对手了。
敌方的主将,贼拉恶心。
他开始有点后悔主动请缨了。
甚至开始后悔,当初没有劝贾琏再多带几千匹战马上船。
若是他手中的兵马也是骑兵的话,又怎会如此憋屈?
就在他激励全军,让大家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之时,有属下提醒他:
“将军,建奴有援军,我们也有啊?”
蒋济一愣,他们有援军?
是啊,他们也有!
他们是大魏的军人,他们是强国来征伐弱邦。
弱邦都能有援军可以等待,他们凭什么没有?
先不说大魏境内的百万大军,就算是辽东,也有数万大军在待命。
当然,这些兵马蒋济知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但是还有另外三路兵马以及留守登陆海湾的啊?
只要这四处任何一处能够赶来救他,他就还有活命的机会。
想通了这一点,他立马改变战略,选定了附近一个可以打防守的山谷进军,并且将他的主将坐骑在内的所有战马派给传令兵,让他们趁夜分散突围出去报信。
事到如今,他也只能寄希望于援军能够早点到。
因为他明白,他即便能够坚守在山谷之内,他所携带的军粮,也不会允许他长期坚守。
更别说,敌方主将一定会想办法截断他的水源,将他们困死。
“大将军,末将能否活命,就看您的了……”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