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门宰相

两百四十六章 展望

年近除夕了,京师却不太平。

原来朝廷打算在河北,山西实行方田均税之制,结果遭到河北士绅反对。

千余名自河北来的百姓聚集于三司门前,乞求罢均税,结果因此导致京城一度十分混乱。

不过欧阳修在朝堂上却力主继续均税之制,清丈田亩。

此事令章越感叹欧阳修的风力。

方田均税法,早在仁宗朝就有了,意在清丈隐匿土地,为何呢?当时富户兼并土地,日增一日,但税赋却不见增多,贫户不断典卖土地,但税赋却不见减少。

所以必须清丈田亩,重新划分税赋,明确国家收入所来。

后来的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就是来源于此,甚至明朝张居正的清丈田亩新政也是参考了这些。

不过干这事是很是得罪人了。但欧阳修还是干了。真是穿越后方知,欧阳修不仅是文坛宗师,在政治上也很有主张和抱负的。

在欧阳修倡议之下,朝廷在河北,陕西都有试点,不过下场也看见了,千余河北百姓围攻三司。

阻碍朝廷官员上班不说,还到处捣乱,滋事妨碍治安,这背后若说没有势力在暗中支持,都没有人信。

故而这个改革想也不用想,肯定是不了了之了。

欧阳修因此闷闷不乐,连欧阳发也没好心情,章越见到欧阳发时对方都是愁眉苦脸。

欧阳发私下对章越道:“爹爹,此番倡议均税怕是引起众怒,比当初被贬滁州还……”

欧阳发说到这里长叹一声,言语一时难以为继。

章越想到,欧阳修第一次被贬,借口是与自己姐姐的继女有染,但真正的原因却是站队错误。

宋朝言官也是,真正的原因不会摆在台面上,专拿人私生活搞事。

而这一次欧阳修因主张方田均税,导致了上千河北百姓到京师捣乱,明眼人看得出就是针对欧阳修来的。

章越宽慰道:“伯父如今已是枢密副使,不仅位高权重,还深得官家器重,不会再有滁州之事了。”

欧阳发道:“或许如此吧,但难保…我也劝过爹爹不要再推行方田均税法了,可是爹爹却没听进去。”

欧阳发又道:“度之,你若是考中进士就好了,乘着爹爹如今在位,你可助他一臂之力。”

章越道:“在下义不容辞。”

不仅欧阳修,欧阳发沉迷于金石古玩不可自拔,有些玩物丧志,以至于多年科举不第,不过对自己也是真得好。

省试定在正月初八,考生们都是准备,但越到了年末,京师却越发热闹。

二十四日这天,汴京里的百姓至夜都请僧道看经,备酒果送神,烧合家替代钱纸,家家户户都要帖灶马于灶上,再以酒糟涂抹灶门,谓之醉司命。夜里还要在床底点灯.谓之照虚耗。

而豪贵之家,若遇雪即开筵,呼朋引伴好不热闹。在院里再用雪塑雪狮,里面装雪灯请人来观赏或者出门会亲旧。

若不在家里,出门逛一逛,可见市井上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印卖门神,钟馗,桃板,桃符。

到了晚上,没有钱过节的汴京穷人数人为一堆,装扮妇人鬼怪,沿街敲锣打鼓,挨家挨户地上门乞钱,被俗呼为打夜胡,这也是民间驱祟的办法。

太学里众考生们不少也是忍不住在街上玩了一整日甚至通宵达旦,犹自觉得不尽兴。

期间也有数拨人来拉章越上街游玩,都给婉拒了。

章越感叹汴京虽好,但真的不是静下来读书作学问的地方。

章越不仅自己不去,还叮嘱他们上街不好好勇斗狠,惹出什么是非来,若是被开封府关进去了或者犯什么事传入考官耳里,都真是千年道行毁于一旦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
狼群
狼群
一场意外的劫持,一场殊死的撕杀,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进了战火纷飞的生命旅程。
刺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