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升明帝

第802章 天子动怒

“唐朝不修长城,在河套有三受降城,有横塞军有天德军有振武军,有燕然都护府有单于都护府有安北都护府,唐朝并没失去河套。

反之我大明修边墙,边墙从花马池修到清水河,从宁夏到偏关,横山、靖边、定边、盐池、灵武、宁夏的许多地方都给关墙给挡到北边,自动放弃了。

而这堵从河套后撤了千里的长城,也并没有让大明真正解决边患。

朝廷现在虽然招抚了鄂尔多斯,但不能就放松警惕,得放眼长远未来,必须积极进取。”

朱以海拿出地图,他指着前套的两条大河,红河与大黑河,尤其是大黑河两畔,这可是最肥沃的前套平原,敕勒川啊。

“先来先占好地,先沿着大黑河两岸建屯堡村庄,安置移民,然后红河两畔,再清水河,然后黄河两岸。

驻防御营、省巡防营、屯镇营、团练营、驿卒、官吏,优先授田,一丁授田十五亩,一户可授百亩,再给一亩园宅地,另外官衙给划公廨田出租,官员给职田出租,驿站、水营、航运船队、修船厂、码头、学校、河工这些衙门,设公租田,官府统领管理,代为出租,租金用予补贴衙门和官吏、将士、老师们。

朝廷要再设立一笔专款,用于河套移民,朝廷如果能够在河套站住脚,那西北的隐患也就没了,甚至西北还能富起来。”

这里可是塞上粮仓,到时粮草储备在塞上城堡里,不论是震慑塞上诸部,还是说以后用兵陕甘,这里也能通过黄河水运到宁夏,给陕甘军队供应粮草。

“一年两万四千户移民,三年就得七八万户移民,一时间怕不容易。”文安之犹豫后问,“陕甘回乱平定,洪吴斩杀五十余万逆回,又俘虏了小二百万,是否从中先迁移一部份过来呢?”

“不行。”皇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。

“那些回回,虽然并不是都参与了叛乱,但现在也不能放松警惕,洪承畴吴三桂他们脏了手,朝廷也要趁这机会把他们打散迁到台湾海南广西甚至是辽东去,就是不能留在西北,否则会再跟西边的回回勾搭上。”

朱以海不认为那些回回都是坏人,但他们现在信奉的回教,却让他们成了朝廷的威胁,所以打散之后,重新编管迁移安置,禁教改习,移风易俗,甚至回汉通婚,禁绝同族通婚,让他们习汉话拜祖宗尊孔孟,那早晚能同化,仍是一家亲。

“陕甘经此回乱后,也是人口锐减,少了二百多万回回,还死了二三十万汉人,暂时也无法从陕甘迁民入河套,从山东、江西两地迁,无地的贫民总还是有很多的,要动员他们迁移,甚至可以将那些贫地的山村整村整族的迁出来,到这边田多地多,岂不比山里强?”

只要朝廷肯真给政策福利,穷苦百姓当然愿意迁,就好比成化年间那些百姓逃亡到郧阳山区逃到南赣山区去一样,活不下去了,跑荒山里去烧荒种地当野人都愿意,毕竟能活命。

以前大明对这种流民是极为禁止的,甚至是不许百姓随便流动的,最主要就是为了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,便于管理。

到了中后期更加是由士绅地主掌权了,他们从朝堂到地方上都掌握了话语权,凭士绅优免特权公然避税抗税,他们控制着土地,也掌握着工商,自然愿意那些百姓都成为他们的佃户甚至是农奴,凭特权把那些普通的自耕农都要逼的投献田地到他们名下寄名为奴。

如果人都跑到大山里去垦荒,甚至跑到海外去,那他们如何维持那套剥削模式,所以说明朝时禁海,也严格的控制百姓人身自由,本就是制度上的问题。

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持利益,固化阶层而必然的行为,他们可不愿意农民获得田地,翻身农奴把歌唱。

他们就想着永远做着上层阶级,永远的享受着特权,凭着士绅身份,别人主动把田地投献他们名下,给他们交租,甚至把户口都投到他们名下,投身为奴,让他们驱使。

明朝太祖成祖两朝有过大规模的移民,那也是刚刚开国战后,到了后面,这种移民再也见不到了。

为什么华夏王朝里,同是汉人王朝,秦汉唐都积极拓边进取,唯独明代却是边疆越来越小?

不是蒙古多厉害也不是女真多了得,皆因在土木堡之变后,明朝就瘸了,功勋集团彻底的垮掉了,于是文官集团一家独大,皇帝也只能靠宦官什么的敲敲打打维护皇权,但却已经驾驭不了大明这条船的方向了。

大明十六帝,有十一位皇帝没活过四十岁,也就朱元璋活过了七十岁,活过六十的有朱棣,满五十的嘉靖和万历。

三个皇帝没活到三十岁,八个皇帝过三十却没满四十。

都说明朝皇帝们懒政怠政,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,惠帝允文被叔叔夺位,仁宗高炽比堂兄弟允文没好哪去,监国二十年,结果即位不到一年,就纵情酒色而病逝。

好圣孙明宣宗在位十年,被称为蛐蛐皇帝,是个宋徽宗一样的人物,三十几岁就死了,儿子英宗不英,是个叫门天子,一心想要效仿成祖朱棣他们北伐,结果土木堡之变,成了叫门天子,在草原陪酒多年,回来还被关押多年,后来虽来了个夺门之变,把皇位又从弟弟手里抢回来,可终究大明还是从他手里残掉的。

没了武勋集团平衡,大明就越走越歪,叫门天子好歹还能亲征,但他以后,正德皇帝就算亲自领兵上阵,文臣们也没有一个支持的,甚至敢写皇帝大败蒙古中兴大汗延达汗的大战,只砍了几个首级,公然的黑皇帝。

而且三十岁就落水病死了,怎么也让人难以相信马上天子落个死就病死了,从仁宣到英代,四个皇帝都是病逝。成化病逝,弘治病逝,都是短命。

正德落水病逝,嘉靖服用丹药病逝,隆庆服用春约病逝,万历酒色过度病逝,泰昌服用红丸病逝,天启服用仙药病逝,一个个都是二三十岁就挂了。

这难免不让人觉得疑点重重。

这就好比晚唐被宦官们控制了禁军和朝堂的唐朝皇帝们,一个个死的早,甚至如元和中兴的宪宗都是被宦官杀掉的,开大中之治的小太宗唐宣宗是吃长生药死的。

朱以海是不相信那些大明朝的这些皇帝一个个短命,都是放纵乱玩乱吃死的。

明朝有作为的皇帝,朱元璋无比勤奋活了七十多,五次北伐的朱棣也活了六十多,稍有能力的嘉靖和万历也都活了五十多。

反正朱棣以后,尤其是英宗以后,大明的主流已经是士绅地主阶级了,他们把武官完全踩在脚底,谁也别想提什么开疆拓土,连收复河套收复关西七卫,收复辽东这些都不能提。

更别说什么收复安南交趾了,除非别人打到头上,没有办法才应战,能不打那坚决不打的。

说白了就是因为主政的是士绅地主阶级,他们不希望开疆拓土,也反对移民守边,这些人就把自己当成了地方上的封建领主一样,把地方上的百姓都当成了他们的领民农奴,是绝不愿意放人离开的。

朝廷开疆拓土,关他们什么事?

中国最不思进取的朝代,最不思进取的皇帝,最不思进取的精英阶层,可以说就是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和士绅官僚地主们了。

是他们,放弃安南放弃关西放弃河套放弃奴儿干都司,也是他们放弃缅甸放弃乌思藏等。

什么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,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,统统都是扯淡,这群人表面喊的忠君爱国,其实内里全是他娘的利益,都是生意,都是算计,都是士绅优免,都是侵占田地,剥夺佃户,寄名飞洒,抗税逃税。

一群自私腐儒掌握的大明,除了会党争内斗还会什么?

大明就是葬送在他们手里,有这群人在,没努尔哈赤也会有其它人,没有李自成张献忠,也会有张三李四王二麻子,那些人只是果,不是因。

因就在大明的士绅阶层腐烂了。

“河南这次的事情闹下去,也许到时直接就能迁来十万户填充河套!”皇帝语带杀意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
狼群
狼群
一场意外的劫持,一场殊死的撕杀,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进了战火纷飞的生命旅程。
刺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