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汉之庄稼汉

第1433章 绝技,无门路

第1433章 绝技,无门路

邺城西郊的汉军大帐内,铜炉里的炭火哔啵作响。

与曹志一齐前来的,还有曹植的遗孀谢氏。

帐中响起衣料簌簌声,谢夫人摘下幂篱,与曹志一齐行礼:

“妾身曹谢氏,拜见大司马。”

冯永望着对自己行大礼的曹志母子,脸上神色有些复杂,伸手虚扶:

“阿嫂何须如此?快快请起。”

“好了,允恭,快把你的阿母扶起来。”

身为曹氏子孙,此时却匍匐在汉军的大帐里,让曹志觉得羞愧不安。

说是叔父,但素未谋面,一言不合就跑过来投奔,让曹志有些忐忑不安。

虽然从带着母亲从济北国出逃的那一刻起,他就已经算是彻底豁了出去。

但真要面对传说中心狠手辣的冯叔父,曹志心里仍是觉得有些苦逼。

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他肯定是不想举家投汉的。

自己的阿兄在汉国过得挺好的。

自己在魏国过得也挺好的。

这样就挺好。

而且这些年朝廷对诸侯王的监管几近于无。

冯叔父那边,又时不时地漏点东西过来。

这几年可谓是自己这辈子过得最滋润无比的一段日子。

奈何司马懿这老贼实在是太过废物。

关中守不住,洛阳守不住,河北还是守不住。

冯叔父打到哪,他就如丧家之犬一样只顾跑路。

害得自己现在也只能跟着跑路——只不过是往相反方向跑,幸好有机会往反方向跑。

眼看着大河两岸战乱将起,济北国又恰好处于战火波及的范围。

自己又是大魏亲王,还是亲得不能再亲的诸候王。

再不跑路,哪天有人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自己砍了脑袋去汉营领功,那才叫冤枉。

此时听到冯叔父的吩咐,曹志连忙收拾好自己的胡思乱想,起身扶起自己的阿母。

谢氏起身时,手中包袱落地,滚出半块干粮。

她连忙弯腰去捡,却见冯永已踱步来到母子二人跟前,皮靴停在麦饼三寸之外,先行一步拾起饼子。

举着饼子放到眼前打量了一番,冯大司马眼神微微一动,开口问道:

“嫂夫人,这饼子看起来倒也普通,没有掺红糖?”

谢氏眼中闪过一丝惶恐,感觉到对方的似乎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,连忙低下头,有些嗫嚅:

“走得匆忙,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……”

冯大司马笑了笑,没有多说什么。

对方已经算是举家来投了,在自己面前搞些小动作博取同情,可以理解,没有必要拆穿。

再转看向曹志,但见对方身上的犀甲沾着污泥,额角结痂的伤口还渗着血丝。

冯大司马语气变得感慨起来:“如此说来,这一路过来,可谓是历尽凶险了。”

然后又转而责怪曹志:

“汝若孤身一人,再怎么逞英雄都无所谓,但携母踏入战乱之地,实为大不孝!”

“就算真想要前来投靠,也可以事先派人前来通造一声,汝唤我一声叔父,吾又岂会坐视不理?”

曹志唯唯喏喏回道:

“是,叔父说的是,是侄儿太过急切,考虑不周。”

冯大司马看到母子二人这副模样,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。

只能是指了指曹志的额头,语气变得缓和,温声问道:“身上可还有其它伤处?”

曹志闻言,也不知怎么的,只觉得一股暖流涌进心脏,然后猛地向全身扩散开来,竟是有些哽咽:

“侄、侄儿不……不碍事……”

除了父母,记忆里就从来没有人如此关心过他。

大魏诸侯王法禁严切,吏察急迫,虽姻亲犹不敢相通问候。

同宗之间,形同陌路,连书信都不敢往来,更别说见面。

生怕被监察官及防辅官抓住把柄。

如今到了大汉,骤然得闻关切之语,再想起这么多年来冯叔父对自己的暗中照拂。

让从未被亲人关心过的曹志竟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
冯大司马倒是没有注意到他这点异样,转向帐门唤道:

“传军医过来!”

知子莫如母,谢氏感觉到自己儿子细微变化,目光中不由地带了担忧。

冯大司马只道她是担心儿子的伤势,宽慰道:

“嫂夫人莫慌,你们既到了我这里,我就定不会辜负子建兄的托付。”

谢氏闻言,眼神又变得有些复杂,再次叩首,发髻散落如瀑:

“妾谢过大司马。”

“当不起嫂夫人如此大礼,快快请起!”

说话间,军医很快过来,经过检查,把曹志身上的几处伤口做了处理。

都不过是皮外伤,没什么大碍。

从济北跑到邺城,一路上都是兵荒马乱,只受这点伤,运气不错。

待军医退下去后,冯大司又让人安排谢氏去休息。

待帐内再无他人,冯大司马这才坐回帅位,定定地看着曹志,手指轻轻地敲着案几,似乎是在考虑着什么。

一时间,帐内安静了下来。

无形的压力,让曹志的心再次提到了嗓门口。

他知道,接下来,两人的对话,才是正题。

果然,过了好一会,只听得上头的传来冯叔父的声音:

“以允恭你的身份,投我汉家,从此以后,魏国就再没有你的容身之地。”

“就算是同为曹氏之人,恐怕也会恨你入骨,视你为死敌。”

“而大汉这边,也会尽量利用你这个身份,瓦解魏国士气人心。”

“就算我能保你性命无忧,但很多时候,你总会身不由己……”

大约想让曹志有思考的时间,冯大司马说到这里,停顿了好一会,这才继续说道:

“若你还心存迟疑,我也有办法让你改名换姓,做个普通人。”

曹志只觉得一股暖流再次涌上心头,沉默了良久,这才抬头看向冯大司马:

“依叔父之见,小侄是用这个身份留在大汉对叔父有利,还是改名换姓隐于乡野对叔父有利?”

冯大司马没有想到曹志居然是第一时间问出这个问题,饶是他有巧言令色之能,亦是怔了一怔。

看到叔父这个反应,曹志心里已经有了答案,不待冯大司马开口,就继续开口说下去:

“昔日我那位伯父篡汉时,整个魏国,能为汉帝披孝悲泣者,唯有二人而已。”

“一人乃是扶风苏文师(即苏则),另一人则是先父。”

“且先父生前遗言,一但天下大势有变,可前来投靠叔父,故小侄投奔大汉,也同样是先父之遗嘱。”

听到曹志的话,冯大司马脸上露出有些微妙的神情。

曹丕篡汉后,苏则为汉帝披孝悲泣,大约是真心实意的。

但曹植怎么说呢……

可能也有些许的真心,但更多的,说不定是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。

毕竟曹丕一旦登位,魏国的政权局面就算是彻底固定下来,曹植从此基本上算是再无翻身之日。

以曹丕与曹植两人之间的关系,以曹丕的小心眼,曹植怎么可能不哭?

事实也表明,曹丕称帝后,曹植的日子是越过越难。

先是被封为鄄城侯(221年),次年晋爵鄄城王,但仅一年后改封雍丘王(223年),后又迁至东阿(232年)。

这种频繁的封地变动使曹植无法建立地方势力,且封地人口稀少、经济落后。

初封时食邑两千五百户,不但远低于曹彰的万户,而且后面又以醉酒悖慢为由,削其户邑。

作为名义上的文坛领袖,曹丕在《典论·论文》中评论了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的文章,偏偏对当时文名更盛的曹植只字未提。

甚至还下令收缴曹植早期作品,比如丁仪兄弟被杀后,曹植“与杨修书信,悉被焚毁”等等。

刻意打压曹植在文坛上的名声,举动极为明显。

当然,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。

曹植在汉帝退位后为其披孝哭泣,也是事实,君子论迹不论心,本意是什么,已经不重要。

而且曹植此举,确实已经超过了伪魏绝大部分的人。

更别说他的身份,乃是曹操之子,曹丕之弟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
狼群
狼群
一场意外的劫持,一场殊死的撕杀,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进了战火纷飞的生命旅程。
刺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