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历明君

第105章 旗开得胜,嘉谋善政

果然,话音刚落,王崇古当即下拜:“臣遵旨!”

朱翊钧摆了摆手,示意他起身。

王崇古见皇帝再无吩咐,便躬身退下。

朱翊钧看着王崇古的背影,目送其人离开之后,才有些无奈地感慨一句:“出将入相也洗不掉商人习性。”

殿内只剩他与张居正,吐槽一句也没什么大碍。

他实在有些忍不住。

这王崇古身上的商人习性太重了。

别的事公事公办,不失为一名能臣。

可一旦涉及损害自己私产的事,就开始首鼠两端,不情不愿。

非得许点什么好处补回来,才能心甘情愿把事办了。

站在下手的张居正倒是没放在心上。

他在内阁多年,什么人没见过?

王崇古这样都算好的了,好歹大部分的事都能办稳当了,已经很难得了。

张居正既是宽慰,又是提醒地开口道:“陛下言重了,王阁老身上的商味,好歹是比他那位外甥轻多了。”

王崇古横插一脚,占据了内阁一席,让张四维不上不下,只能继续代掌内阁事宜,一直转不了正。

这些日子下来,几乎肉眼可见地,气质变得阴鸷了不少。

私下里小动作就更是不必多说了。

张四维作为晋商大掌柜,王崇古那些做生意的亲眷,多少都受到了这位小辈的压力。

同样的,在朝堂上,张四维也开始串联三晋之人,不知道作何打算。

这情况,让人不得不重视。

朱翊钧一听这话,当即坐直了身子。

口中感慨道:“先生说的是,张四维的事,拖着也不好……”

他看向张居正,诚恳道:“先生不妨廷议罢。”

张居正不露声色瞥了皇帝一眼。

他心里明白,虽然不知道皇帝要用什么方式,但显然是要给张四维一点颜色了。

毕竟谁入内阁,都是皇帝直点,还没有要廷议一说。

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
不过他见皇帝心里有数,他也懒得追问——事情太多了,根本没空顾及到方方面面。

张居正点了点头,说起此行的正事:“陛下,前次议定,今年八月,增加湖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等省,推行考成法。”

“在此之前,臣与吏部,将考成法的得失,再度整理了一番。”

“如今考成法试行业已近一年了。”

“臣与吏部在原本考成法的基础上,又增增减减,缝缝补补了一番,结合这一年的弊病,更定了新的一稿,以便扩到两京五省推行。”

“请陛下御览。”

说着,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奏疏,恭谨呈上。

朱翊钧伸手接过。

他顺手指了指放在旁边,有点远的矮凳:“我让宫人退避了,元辅自行坐罢。”

张居正已经习惯了皇帝私下里这幅做派,默默将凳子搬了过来——不是不想站着以示恭顺,上次他极力推辞,皇帝就亲自去给他搬凳子。

这种做派的皇帝,除了接受他的情感贿赂,都没有别的选择。

见皇帝翻阅自己呈上去的奏折,张居正贴心开口解释道:“一年下来,考成法比较棘手的问题,还是在低品阶的官吏身上。”

“心中抵触,数目庞大,私下又串联频繁。”

朱翊钧早有所料,头也不抬问道:“具体呢?”

张居正叹了口气:“无非那些手段。”

“倍之。将中枢、省府的政令,加倍执行。刻剥百姓之后,就说是中枢和省府的令,故意激起民怨,煽动百姓。”

“改之。政令总有不完善的地方,中枢到了省变一个样,到了府变一个样,到了最下面,制定出来的考成目标,奇形怪状,样样都有。”

“虚之……”

张居正还待再说,朱翊钧已经看完了奏疏。

摆了摆手,有些自嘲地笑了笑:“虚之,就是形式主义嘛,朕知道。”

张居正打住话头。

心里嚼了嚼这词,有些奇怪,但又觉得莫名贴切。

朱翊钧将奏疏合上,并没有什么负面情绪,这种事早就习惯了。

他反而宽慰起张居正:“先生跟吏部的应对不就是按症抓药嘛,挺好的,就按这个来吧,朕稍后给先生批红。”

“早有预料的事,先生也莫要叹气,这才显得试点的意义所在。”

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,各自出招,慢慢来嘛。”

说罢,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。

不得不说,一年首辅当下来,面目都苍老得有些快了。

也难怪严嵩徐阶能往八十活,张居正五十多便离世了。

慧极伤身啊。

朱翊钧想到这里,不由劝道:“元辅也要注意修养才是,来日方长。”

张居正只当是寻常安抚,并未放在心上。

敷衍地嗯了一声。

转而又说起松江府的事:“定安伯前日上奏说,百姓投献徐府的田亩,已经全都妥善安置好了。”

“知府衙门将税收也厘了一遍,地方上的苛捐杂税,大都淘撤了。”

“不过,这样一来,正税和徭役,恐怕不足以支撑松江府各大官署的运转。”

一听这事,朱翊钧也严肃起来。

他想了想,认真开口道:“正要与先生讨论此事。”

朱翊钧沉吟片刻,开门见山:“朕知先生有意改制税法,松江府,正好给咱们打个样。”

“朕对此,也有些想法,说给先生参详参详。”

张居正对此,早有猜测。

他今日正是在内阁打好了腹稿,才急不可耐地跑来西苑找皇帝。

张居正坐直身子,仔细听着。

朱翊钧下意识伸手拨弄身前的空气,斟酌道:“其一,正税三十税一,有失妥当,将苛捐杂税废除后,一切还是都回到正税头上。”

“当然,具体多少,各省又按特点增减多少,还得跟户部议论后再说。”

正税三十税一,属实有点异想天开了。

这个数目,并不能说很低,大概也够大明朝官僚系统正常运转所需——这也是太祖皇帝制定这个数目的初衷。

但问题就在于,一个朝廷,哪有什么正常运转的情况!?

今年打仗,明年治理黄河,国家大典隔三差五,漕运倾覆,湖广大水,宁夏地震……可谓数之不尽。

非常之事,年年都有。

更别说一个系统正常的“磨损”,税越收越少,根本不可避免。

支出比预期多,收入比预期少,三十税一,根本不足以支撑大明朝正常的运转。

这才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,巧立名目,想方设法补窟窿。

就像再往后数三百余年。

那等生产力条件立国,农税都得收到七税一,即便这样,后面也会追加提留之类。

大明朝又何德何能,正税低到三十税一?

想要改税制,那就先从试验田开始,把苛捐杂税,派回到正税之中。

等到试个三五年,时机成熟,才能开始推行全国。

试点,都是宝贵的经验啊!

朱翊钧整理了一下思绪,接着往下说:“其二,关于兼并……”

“朕可以允许百姓之间的合作生产,但不允许官户、士绅兼并。”

“具体的事,内阁跟六部去议,多试几次,多等几年,都无妨,反正只在一府之地。”

兼并这种事,有利有弊。

想要促进农业往规模化、工业化发展,兼并就是好事。

甚至于,这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。

想促使资本主义萌芽,这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但还是那句话,所谓殊途同归——以什么形式兼并,对于历史的进程或许一样,但对于百姓而言,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
朱翊钧仍记得,夏衍一篇包身工,骗了他多少眼泪。

如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,自然要试试新的路子。

朱翊钧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其三,先生以为……官绅当纳粮否?”

()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万历明君
万历明君
公元1572年,距离明朝灭亡、山河沦丧还有72年。
鹤招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