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历明君

第187章 阴阳顺位,悬疣附赘

第187章 阴阳顺位,悬疣附赘

王者,事天明、事地察,祭天于南郊之圜丘,祭地于北郊之方泽,所以顺阴阳之位也。

南郊圜丘,自古以来,便是皇帝祈雨、求收、告罪之所在。

所谓告罪,单单是指天子向天自咎。

而今日的南郊圜丘,第一遭遇到了“代臣负罪”这个说法——天星兆罪,兆的不是朕,而是乱臣贼子。

此时群臣听闻皇帝这般言语,几乎惊得要跳将起来。

本以为皇帝今日是为朝局做出退让,谁知道,竟然放肆张狂到这个地步!

这哪里是祭天?分明是在政治哗变!

近日与皇帝多有忤逆的官吏,譬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沈思孝、艾慕等人,无不面露惊骇,频繁交换视线。

而辅臣马自强、申时行,都察院温纯等皇帝近臣,束手而立,面无表情。

只有一干全然不明局势的少卿、郎中、主事,乱作一团,不知所措。

其中心怀恭顺之人,几乎条件反射一般,当即跪伏请罪:“臣等有罪!”

本在为皇帝一番话出神的陆光祖,此时眼见有人下拜,立刻回过神来。

他冷哼一声,环顾请罪的朝臣:“陛下言称‘此种’,意指‘彼辈’,汝等这般急着认罪……”

“难道便是陛下口中无君无民之臣?”

经此提醒,方才跪地请罪的朝臣,骤然醒悟,竟一时不知自己应该继续下拜,还是应该狼狈起身。

便在此时。

班列末尾一阵喧闹。

只见御史刘台不知何时,已经将冠帽取下,托在手中,昂首挺胸从班次最末走了上来。

众人纷纷注目。

眨眼间,刘台便走到最前,昂首道:“陛下所谓天下有司罪恶多端,以致上干天和,大哉皇言,闻者泣下。”

“但,陛下言元辅居正乃忠臣,臣以为不然。”

“乱臣贼子,当以首辅张居正为最!”

“天星所兆,舍他无外!”

眼见这位张居正学生出头,群臣不由心领神会。

今日这场争论,重点从来都不是什么天星预示的谁的罪行——董仲舒这一套,在朝的官吏们用归用,心中却是比谁都清楚。

所以皇帝一番辱骂朝臣后,根本没人与他争论彗星到底是什么预兆,而是立刻在关键之处还以颜色。

关键只在于新政!

张居正正值丧期,那便是如今新政的薄弱点。

即便皇帝此刻态度强硬,一幅要为新政站台的模样。

但只要张居正这位治政八年的首辅去位,换了谁上,都要大打折扣。

既然如此,那天星兆的乱臣贼子,不是张居正还有谁能是?

果不其然,在刘台发难之后,皇帝也收起了方才自吹自擂的模样。

朱翊钧对刘台毫不掩饰厌恶之色:“你就这么污蔑你的老师?”

刘台对于这话,早有腹稿:“陛下,臣先是大明朝的御史,是陛下的臣子,之后才能论及师生。”

朱翊钧嗤笑一声:“那刘御史倒是说说,你这老师,是如何的乱臣贼子。”

刘台怡然不惧,朗声道:“还请陛下明鉴!”

“先帝临崩,居正托疾以逐拱;任首辅以来,威福自己,目无朝廷;创制考成法,胁制同僚;辅政未几,即富甲全楚;起大第于江陵,费至十万,制拟宫禁;姬妾上千,奉御同于王者。”

“此非乱臣贼子耶?”

这话一出口,立刻便数人附和。

沈思孝、艾慕不约而同出列,朗声道:“陛下。”

“元辅丧父之后,至今盘桓京中,不肯返乡,而后便顷有天象示异,星变非常。”

“此忠奸之兆,不言而喻!”

“凡事必质诸人心而安,始揆诸天意而顺,然后天变可消。”

“还请陛下三思!”

邹元标紧随其后:“陛下,张居正贪恋权势,罔顾人伦纲常,干犯天和,还请陛下应天变而顺民心!”

无论皇帝如何逞口舌之利,也得过人伦纲常这一关。

这是士林的悠悠众口!

张居正这个主持新法的内阁首辅,必须得走!

陆光祖、刘台、沈思孝、艾慕、邹元标……

朱翊钧眨眼间便见得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,一时分不清心中是悲是喜。

他盯着最先冒头的刘台,缓缓开口:“刘御史所言,元辅富甲全楚、制拟宫禁、姬妾上千之事,可有实证?”

刘台正要开口。

一旁的赵锦突然出列:“陛下,御史风闻奏事,并不需要实证。”

刘台见有人替他开口,便不再多言,只是坦然地朝皇帝行礼,以示心意。

朱翊钧瞥了赵锦一眼,又来一个。

他略过赵锦,目光再度落到了刘台身上,认真道:“既然如此,刘卿怎么还不致仕?”

刘台一怔,只以为皇帝要罢黜他,不由哑然无语。

礼部赵锦忍不住出言谏道:“陛下,从未有风闻奏事,国朝便罢黜御史之事!”

吏部陈炌也上前一步,劝道:“陛下三思。”

朱翊钧闻言,摇了摇头:“不是朕要罢黜,而是刘御史应当自请致仕。”

这话一出,刘台愕然。

赵锦、陈炌更是一番话被堵在了胸口。

朱翊钧也不吝解释,他认真看向刘台:“刘御史不是说,自己先是大明朝的御史,而后是元辅的门生么?”

“如今刘卿作为御史,已经尽了风闻奏事的本职。”

“那么……为老师洗刷冤屈,难道不是你这学生应该做的?”

“你若当真心怀人伦大德,而不是口是心非,那么此时就应当避嫌以致仕,赶赴江陵,查明实情。”

“如此既全了君臣之份,又尽了师生之情,无论日后是否复起,也无论元辅是清是浊,于卿都是一段佳话流传后世。”

朱翊钧顿了顿,语气转冷:“还是说,人伦纲常只是刘御史严以律人的夜壶?”

话一出口,刘台嘴张了张,言语在口中转了一圈,又生生咽了下去。

赫然是一副措手不及,欲言又止的模样。

刘台略微转过头,看向赵锦、陈炌二人。

可惜,却只得爱莫能助的神情。

见此回应,方才还昂首挺胸的刘台,气势一泻千里。

陆光祖全程冷眼旁观,心中再度感慨,皇帝果真当得起一句——智足以拒谏。

话说到这个份上,刘台不可能有第二条路走。

不仅如此,刘台若是在江陵找不出什么宫殿,那他叩在张居正身上那顶“罔顾人伦纲常”的帽子,恐怕就要自己戴在头上了!

再看台上那位文坛盟主奋笔疾书的模样,恐怕还要名传千古。

实在是杀人诛心!

而直面此事的刘台,怔愣当场,进退维谷。

他嗫嚅半晌后,终于艰难跪地,宛如被折断脊梁一般,声音微弱道:“臣请致仕。”

朱翊钧摆了摆手,示意准了。

见皇帝轻而易举处置了刘台,方才正蠢蠢欲动,准备紧随其后的人,不免也犹豫起来。

赵用贤更是一阵后怕,重新将头埋回了郑宗学的背后。

可惜,南墙总有人要撞。

艾慕浑然不惧,再度开口:“陛下,即便刘御史有邀名之嫌,也与元辅守制之事无关。”

朱翊钧没有看向艾慕,抛开此人行事,单看姓名,也是个故意讨廷杖的风格。

他懒得理会艾慕,放眼群臣:“元辅守制之事,已经从八月底纷扰至今了。”

“正好今日说到此处了,朕便问个明白……”

“元辅丧父,如何不能夺情?”

皇帝问得情真意切。

朝臣的反应,也出乎意料的激烈。

吏部陈有年突然出列,许孚远见状,想伸手阻拦,却为时已晚,只能闭眼不去看。

前者走到近前,行礼道:“陛下,元辅自信而对扬之言,惟曰圣贤道理,祖宗法度。”

“孔子曰:‘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?’,王子请丧,孟子曰:‘虽加一日愈于已然。’”

“则终丧正圣贤之训也,而身自违之,必其所不忍也。”

王锡爵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皇帝。

张居正守制之事,不仅仅是对新法不满之人,更不乏像陈有年这等古板士人。

甚至于,出于他王锡爵的本心,也是乐见张居正回乡守制。

这就是大明朝的孝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万历明君
万历明君
公元1572年,距离明朝灭亡、山河沦丧还有72年。
鹤招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