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历明君

第25章 和衷共济,求同存异

第25章 和衷共济,求同存异

隆庆六年,六月初八。

……

紫禁城的殿阁都是红墙青瓦,飞檐翘角,要是各殿有数进,那更是层层迭迭,廊腰缦回,主打一个堂皇大气。

倒是处于东边的内阁,对比之下,显得有些小家子气。

内阁大堂位于午门内东侧,在文华殿南边不远处,只有几处矮小的阁楼。

可就是这么一处略显小气的殿阁,却是如今大明朝权势汇集之地。

内阁的阁门上,高悬世宗所留圣谕,曰:机密重地,一应官员闲杂人等,不许擅入,违者治罪不饶。

阁中正间恭设孔圣暨四配像,旁四间各相间隔,而开户于南,作为阁臣办事之所。

往日里,三位阁老都是各自值守一间。

今日一早,各自的值房内都空无一人,倒是某间公房紧闭,不时传出三人的声音。

“所以,我的意思是,如今新旧交替,不宜动作过大,先在顺天府试行一番,最是稳妥。”

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”

“待到顺天府这边做成了,届时再推到各个布政使司,才可水到渠成。”

“而且,这样在两宫以及各位臣僚那里,阻力也小一些。”

高仪说罢,呷了口茶。

他宦海沉浮多年,也知道该怎么做成事,昨日与皇太子议的事,自是不会和盘托出。

他只将李贵妃的退让,说成自己的考虑。

谎称为了促成考成法,不得不做出些许退让,好尽快推行。

所谓“绩效”,是为了团结百官,所谓“试点”,是为了说服两宫妇人。

如此徐徐图之,都是为大政计,相忍为国。

高仪又抬眼看着两位同僚。

只见高拱皱眉沉思,张居正斜看房梁。

他很有耐性地等着两名同僚的答复。

对此,他还是颇有自信的,昨日他看了皇太子传给他的短笺,就估摸着此事应该稳妥了。

李贵妃怕闹出乱子,提出了这个所谓“试点”的法子,着实让高仪有些惊讶,很难相信这是深宫妇人的见识。

如他方才所言,虽然耗费的时间久了些,但确实更为稳妥。

处置起来游刃有余,还便于日后扬长避短。

还有这“绩效”一事,也颇有几分仁德,他高仪虽然是安贫乐道惯了,但这份情,却不得不代天下清流拜谢了。

不知道皇太子是怎么说服李贵妃退让的,这效果,倒有调和阴阳内外的感觉了。

这一套下来,高仪自觉是比他们此前议论的考成法更为完善,他有信心能说服两位阁僚。

他刚想到这里……

“这什么‘绩效’,本阁不同意。”高拱突然道。

“‘试点’一事,恐怕,值得商榷。”张居正缓缓说道。

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口,先后否了这两事,不由对视一眼,又分开视线。

高仪虽然有信心,但也知道不会这么轻易,是故脸上并无多余表情。

他不露声色问道:“这是为何?哪里不妥当?”

张居正颔首,示意高拱先发表意见。

高拱也不客气,直言不讳道:“子象此举,与贿赂同僚有何区别?”

“若是新政都靠着贿赂同僚的法子来行,那不成了贿政了!?”

“再者说,户部哪有这么多银两?”

“去岁三百五十万两折银的应支俸禄,都只拿得出一百一十万!”

“你现在还弄什么绩效,现在可不是洪武年间正官不过两千的时候了,如今两万八千张嘴,你喂得饱吗!?”

“什么布仁施德,借口罢了,本阁不也靠着这点微薄俸禄过了几十年?”

“凡是贪污的,就是欺天虐民,就是有悖臣伦,合当剥皮萱草,哪里还需出钱怀柔!”

高拱说话不带喘气地一连串吐出,嗓门极大,态度也很坚决。

而后又冷哼一声:“子象,可莫要行差踏错,为贪官污吏说话。”

高仪知道高拱的臭脾气,也不跟其计较。

议事,总要讨论起来,才叫议事。

为此,他也早有准备。

高仪从袖中掏出一迭书稿,起身走到高拱面前,递了一张。

又给张居正送了一张。

这才回了座位,缓缓开口道:“这是我从户部存档的公文中整理出来的,两位且看看。”

各部司的奏疏,公文,惯例要在内阁与六科留档。

二人见高仪做了功夫,也很是仔细地浏览了起来。

趁着二人看阅的功夫,高仪继续说道:“这是我朝九品十八级,朝官地方官员的俸禄。”

“元辅方才说,倚靠俸禄过得好好的,自然是没错的。”

“可是,除了元辅的德行操守之外,需知,元辅贵为少师,三孤之职,从一品官身。”

“年俸252石,折银有151两,哪怕欠奉,去岁也发了一半下来,偶尔还有宫中赏赐例银。”

“自然够用。”

“可低品官员呢?两位不妨看看。”

高拱脸上渐渐有些难看,却还是顺着往下看。

张居正也从善如流。

只听高仪继续道:“不说什么从九品了,但看我朝正七品,各县的县尊们。”

“年俸31石,折银不过19两!去岁欠奉,地方七品发了六成,京官只发了三成,二位不妨算算能有多少。”

“更别说都不是实发本色,其中折宝钞,又得砍去一大截。”

“这还是咱们发出去的,中间兜兜转转,到手有几两碎银?”

“我隔街的张屠户,一月只卖肉能得三两,一年都有三十多两!”

“元辅,区区七品,哪里这么多大儒圣人?”

“一县之尊,在县内几无掣肘,却连个屠户也不如,日常饭饮都不足,这不是逼着人家伸手吗?”

“这考成法下去,各省府要么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要么就境内官吏裁撤大半,这新法,就败坏了。”

高仪言辞恳切。

高拱默然片刻,终于不复方才的强硬:“好了,子象不必说了。”

他叹了口气,终于吐露心声:“我是吏部尚书,你说的这些,我焉能不知?”

“实在是……没钱啊。”

“今年收上来的税,南直隶留了三成,给东南抗倭;山西布政司的税,尽数运往宁夏边镇;大行皇帝要修山陵;黄河汛期又将至;还有宣大嗷嗷待哺,要钱的地方我数都数不过来!”

“太仓库,快要空了!”

“否则何至于连内帑的钱都挪用了?”

“子象,好话都会说,咱们做事需实际些,此例不能开。”

高拱卸下那副强硬的外壳之后,这位权倾朝野的首辅,同样显得这般无力。

不到他这个位置,当真不知这个家有多难当。

吏部在册的官员两万八千人,哪怕能只给一半发绩效,一人哪怕十两,就要近二十万两。

这还是不算吏员的,他哪里找这么多钱?大明宝钞吗?那都成厕纸了!

真以为国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?

隆庆元年,户部尚书马森一上任,发现太仓的存银仅够维持三个月,京仓的存粮仅够维持两个月,吓得要致仕。

换了张守直任户部尚书,一合计,发现朝廷一年的收入,仅有二百三十万两,而支出却高达四百四十万两。

甚至忍不住说了句“国计至此,人人寒心”。

当初大行皇帝问太仓库要钱,群臣纷纷上奏劝谏,难道只是搪塞?

今年年初,广东的殷正茂来奏讨要军饷,高拱应了二十万两,现在都没给出来!

财政这个地步,怎么可能还给官员加薪俸?

高拱只觉得高仪异想天开。

若是考成法非要靠贿政才能推行,那还不如不推行了。

高拱的态度很坚定——苦一苦百官,骂名他来担。

对高拱这个态度,高仪早有准备。

他绝口不提这钱谁出,就是明白进二退一的道理。

若是直接提这钱内帑出,还怕高拱疑心是内廷要插手官员的俸禄财权。

高仪顿了顿,假做迟疑道:“元辅……依我看,等夏税收上来,那十万两,也不要还给内帑了。”

高拱皱眉:“何解?”

高仪面色颇为犹疑:“我的意思是,请示两宫,将这笔银子,作为‘绩效’之用,如何?”

高拱听罢,自嘲一笑。

他摆了摆手:“两宫妇道人家,一毛不拔,还有冯保从中作梗,莫说不还了,即便是晚上一季,都恨不得吃了我,子象这是痴人说梦了。”

高仪正欲说话。

张居正突然插话道:“元辅,以我之见,未必不可行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万历明君
万历明君
公元1572年,距离明朝灭亡、山河沦丧还有72年。
鹤招
庶女狂后
庶女狂后
现代跨国公司总栽被害致死,重生为丞相府里不得宠的庶女。父亲寡淡无情,嫡母佛口蛇心,嫡姐虚伪狠毒,姨娘阴险狡诈,却不知此冰烟早已非彼冰烟!她至信之言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敢害我一次,我十倍奉还!三年后她复仇而归,定要搅的丞相府天翻地覆,永无宁日!父亲无情略施小计,让你脸面全无!嫡母嫡姐多次暗害,她见招拆招,让你们有苦难言!渣男利益薰心想占她便宜,呸,从精神到身体折磨你,看你还敢害人!此时她却
火炎儿
千夫斩
千夫斩
历史从来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?真的么?虽然是意外,但是梁鹏飞的的确确从21世纪回到清朝,既然连老天爷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!难道我还要装傻不成?千万人,也挡不住老子这个匹夫横刀斩断满清的江山社稷!!!从海外开始发展,一点点势力的积攒,一步步计划安排,梁鹏飞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为之震惊的..看看现代军火推销员穿越回清末,祸乱清廷,祸害天下!总之……这部书很YD很热血,嗯,造反是肯定的,大伙慢慢看就知道
晴了
蜀汉之庄稼汉
蜀汉之庄稼汉
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,努力种田的故事。
甲青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三国之巅峰召唤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逐鹿,战国再起。穿越成秦始皇的后裔,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,对此秦昊表示:有挑战,够刺激,我喜欢!且看主角持巅峰召唤系统,召唤文武群英,纵横万里江山。项羽单挑吕布赵云,李元霸vs五虎上将,李存孝独斗东吴十二虎臣……请记住,这不是三国,而是新战国,华夏史上最混乱,最辉煌,同样也是最精彩大
流香千古